【曲高而和寡是什么意思】“曲高而和寡”是一个成语,出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原意是指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比喻言论或作品过于高深,难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常用来形容思想、艺术或观点超前,与大众的审美或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一、
“曲高而和寡”字面意思是“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少”。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的作品或观点,因其高深、独特,难以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或欣赏。它既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受众接受能力的无奈。
在现实生活中,“曲高而和寡”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因追求理想、坚持原则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也可以用来评价某些作品因创新性强、难度大,导致传播受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曲高而和寡 |
出处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字面意思 | 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少 |
比喻意义 | 言论或作品高深,难以被大众接受 |
使用场景 | 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形容高雅但难懂的作品或观点 |
现代用法 | 表达对高雅艺术的推崇,或对大众接受度的感叹 |
同义表达 | 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孤芳自赏 |
反义表达 | 浅显易懂、通俗易懂、脍炙人口 |
常见误用 | 有人误认为是“曲高而和众”,其实应为“曲高而和寡” |
适用对象 | 文艺创作者、思想家、教育者等 |
三、延伸思考
“曲高而和寡”虽然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也不全是负面评价。它也可以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在浮躁的社会中,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理念,哪怕不被理解,也是一种勇气和高度。正如古人所说:“知音难觅”,真正的共鸣往往来自少数人。
因此,在使用这个成语时,既要客观看待其含义,也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避免片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