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捆索绑基础解释】“绳捆索绑”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绳子将人或物紧紧捆绑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某人进行严密的控制或限制,使其无法自由行动。从字面到引申义,它都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和强制性。
以下是对“绳捆索绑”的基础解释总结:
一、基本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绳捆索绑 |
拼音 | shéng kǔn suǒ bǎng |
字面意思 | 用绳子和索具将人或物紧紧捆绑 |
引申含义 | 形容对某人进行严密控制或限制,使其无法自由行动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对人的控制、束缚,也可用于比喻某种严格的管理方式 |
情感色彩 | 多为中性或略带贬义,强调强制性与限制性 |
二、来源与用法
“绳捆索绑”并非出自古籍中的经典文献,而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它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尤其在描述被严格管控的情境时使用较多。
例如:
- “他被敌人绳捆索绑,动弹不得。”
- “公司对员工实行绳捆索绑式的管理,缺乏人性化。”
这类用法往往带有强烈的被动意味,强调被限制的状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束手束脚、捆绑束缚、严加看管 |
反义词 |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放任自流 |
四、注意事项
1. 语境适用性:该成语多用于描述被动、受控的状态,不适合用于正面或中性的语境。
2. 情感倾向: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情绪,避免误用导致误解。
3. 搭配使用:常与“动弹不得”、“无法挣脱”等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五、总结
“绳捆索绑”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字面意义传达出一种被强力束缚的状态。在实际使用中,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对人的控制、限制或强制性的行为。理解其含义及使用场合,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