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的意思】“刻不容缓”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强调事情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它表示事情非常紧迫,一刻也不能拖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刻不容缓 |
拼音 | kè bù róng huǎn |
释义 | 形容事情非常紧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拖延。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事之至急者,不待终日;人之至危者,不待须臾。故曰:‘刻不容缓’。”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某事的紧迫性做出强调。 |
近义词 | 燃眉之急、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
反义词 |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拖泥带水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项目进度严重滞后,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必须立刻解决。 |
家庭生活 | 孩子发烧了,情况刻不容缓,马上送医院。 |
社会事件 | 面对突发灾害,救援工作刻不容缓。 |
政治领域 | 国家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必须加强防范措施。 |
三、注意事项
1. 语气正式: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2. 强调紧迫性:使用时需确保所描述的事情确实具有高度紧迫性,否则容易显得夸张。
3. 搭配恰当:通常与“处理”“解决”“应对”等动词搭配使用,如“刻不容缓地处理”。
四、总结
“刻不容缓”是一个表达紧急性的成语,适用于各种需要快速反应的情境。理解其含义并正确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提升表达的严谨性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