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不求进取的状态。它强调的是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选择暂时接受现状,不去主动改变或努力,只求能维持基本的生存或状态。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得过且过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含义 | 指对事情采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不追求进步或改变,只要能勉强应付过去就行。 |
出处 | 出自《明史·王家屏传》:“今之士人,多以得过且过为务。”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或应对问题的方式。 |
二、引申含义与使用场景
1. 生活态度:指人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选择顺其自然,不积极寻求改变。
2. 工作态度:指员工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只完成最低要求,不追求更高的目标。
3. 社会现象:常用来批评某些人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只关注眼前利益。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力争上游 |
四、常见搭配与例句
- 搭配:得过且过的生活、得过且过的做法、得过且过的心态
- 例句:
- 他工作上得过且过,从不主动承担责任。
-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能总是得过且过,否则会被淘汰。
五、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种带有消极意味的处世态度,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但长期来看,容易让人失去进取心和责任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这种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了对“得过且过”这一成语的全面理解与实际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其含义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