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手抄报】《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热情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这首诗不仅是对长征历史的真实写照,更是对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表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以下是对《七律·长征》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歌
《七律·长征》共八句,每句七个字,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情感充沛。全诗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原文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诗歌内容解析表
句子 | 内容解析 | 表达的情感或意义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描写红军面对长途跋涉毫不畏惧 | 表现红军坚韧不拔的意志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即使有无数山水阻隔也不算什么 | 展现红军乐观豁达的精神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五岭山脉像波浪一样起伏 | 用比喻手法表现自然的壮丽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乌蒙山虽高大却如泥丸般轻松跨越 | 表现红军的英勇无畏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金沙江的水拍打悬崖,温暖而激烈 | 象征胜利的喜悦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令人胆寒 | 表现战斗的艰苦与危险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岷山积雪千里,但红军依然前行 | 展现红军的毅力和决心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红军胜利后欢欣鼓舞 | 表达胜利后的喜悦与自豪 |
三、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
《七律·长征》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作品。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红军在长征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诗中“不怕”、“只等闲”、“尽开颜”等词语,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仰和必胜的信心。
四、手抄报设计建议
在制作“七律长征手抄报”时,可以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图文并茂的设计:
- 标题区:使用艺术字体书写“七律长征手抄报”,背景可配以红军行军图或雪山、江河等元素。
- 正文区:将诗歌全文和解析表格清晰排版,便于阅读。
- 插图区:绘制红军过雪山、爬草地、强渡大渡河等场景,增强视觉效果。
- 心得体会区:可以加入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个人思考。
通过这份手抄报,不仅能加深对《七律·长征》的理解,也能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红军的伟大精神。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