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的作者】《魏书》是记载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历史的重要史书,属于“二十四史”之一。它不仅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魏书》的基本信息、成书背景、作者及其贡献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魏书》概述
《魏书》是北齐时期的历史学家魏收所撰,共11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0卷、志32卷,以及序录1卷。该书主要记录了北魏王朝从建立到灭亡期间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文化风俗等内容,是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文献。
二、作者简介
魏收(506年-572年),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士族家庭,自幼聪慧好学,精通经史,尤擅文辞。魏收在北齐时期担任过中书令、侍中等要职,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与文书撰写。
魏收编撰《魏书》时,正值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北齐政权刚刚建立。他受命编写《魏书》,目的是为了整理北魏历史,确立北齐政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
三、《魏书》的内容与特点
1. 内容全面:涵盖北魏从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至孝武帝元修西迁的全部历史。
2. 体例完备:采用纪传体,包含本纪、列传、志等多种体裁,结构严谨。
3. 语言华丽:魏收文笔优美,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使史书更具文学色彩。
4. 评价褒贬:书中对北魏历代皇帝及重要人物有较为客观的评价,但也带有个人立场。
四、《魏书》的影响与争议
《魏书》虽然是一部重要的史书,但在当时也引发了较大争议。其原因之一是魏收在撰写过程中,对北魏后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批评,甚至被指责为“秽史”。此外,由于魏收出身南朝,他在书中对南朝政权也有一定的贬低倾向,因此遭到部分士人的不满。
尽管如此,《魏书》仍是研究北魏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其价值在后世不断得到认可。
五、总结
《魏书》作为一部重要的史书,不仅记录了北魏的历史,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文化风貌。魏收以其卓越的史学才能,完成了这部著作,尽管存在争议,但其历史价值不容忽视。
表格:《魏书》与作者相关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魏书》 |
| 作者 | 魏收 |
| 出生年份 | 506年 |
| 去世年份 | 572年 |
| 籍贯 | 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 |
| 职位 | 中书令、侍中等 |
| 成书时间 | 北齐时期(约550年前后) |
| 卷数 | 共114卷(含序录) |
| 体例 | 纪传体 |
| 内容范围 | 北魏从建立至灭亡的历史 |
| 特点 | 内容详实、语言华丽、结构严谨 |
| 争议 | 对北魏后期人物评价较严,被指“秽史”,且对南朝有所贬低 |
| 影响 | 是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史料,后世评价逐渐提高 |
如需进一步了解《魏书》的具体内容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二十四史》全本或相关学术研究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