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一生】王应麟(1223—1296),字景玉,号深宁,南宋末年著名学者、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历经宋元之交的动荡时期,虽身处乱世,却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生平概述
王应麟出身于浙江鄞县(今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博通经史。他早年入仕,曾任太常博士、礼部郎中等职,但因不满朝政腐败,最终辞官归隐,专心著书立说。其著作丰富,尤以《困学纪闻》最为著名,被后世称为“宋代百科全书”。
在元朝统一中国后,王应麟拒绝出仕,坚持民族气节,晚年隐居不仕,直至去世。
二、主要成就与贡献
王应麟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者。他的学术风格注重实证与考据,强调“格物致知”,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尤其在小学(文字学)方面有深入研究。
三、人物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王应麟 |
| 字 | 景玉 |
| 号 | 深宁 |
| 出生年份 | 1223年 |
| 去世年份 | 1296年 |
| 籍贯 | 浙江鄞县(今宁波) |
| 职业 | 学者、史学家、教育家 |
| 主要著作 | 《困学纪闻》、《通鉴地理通释》、《小学绀珠》等 |
| 官职 | 太常博士、礼部郎中 |
| 生活时期 | 南宋至元初 |
| 思想特点 | 注重实证、考据,提倡格物致知 |
| 人生态度 | 坚持气节,拒绝仕元 |
四、历史评价
王应麟一生经历南宋末年的动荡与元朝的崛起,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学术理想和人格操守。他的著作不仅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其“困学”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在今天看来,王应麟不仅是南宋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