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什么意思】一、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百姓在生的时候有保障,在死后没有遗憾。即国家应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合理的安葬方式,让人民生活无忧、死后得体,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字面来看,“养生”指的是活着时的生存和生活,“丧死”是指死亡后的安葬和祭祀,“无憾”则是没有遗憾、没有不满。整句话强调的是统治者应施行仁政,关注百姓的基本需求,做到“民不聊生”的反面,即“民有所养”。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政”的核心理念,强调以民为本,重视民生问题,是古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是 | 这 | 指代前文所述的内容,引出结论 |
使 | 让 | 表示使动用法,让…… |
民 | 百姓 | 国家中的普通民众 |
养生 | 生活、生存 | 指活着时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保障 |
丧死 | 死亡后的处理 | 包括安葬、祭祀等后事安排 |
无憾 | 没有遗憾 | 指百姓在生与死方面都得到妥善对待,没有不满 |
也 | 句末语气词 | 表示肯定或总结 |
三、延伸理解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不仅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也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它强调了政府的责任不仅是治理国家,更是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民生、尊重生命、注重社会公平。
通过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也能从中汲取关于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经典文本或儒家思想,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