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怒目是什么意思】“金刚怒目”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佛教中金刚力士愤怒时的面貌,后引申为形容人威严、刚烈、气势逼人的样子。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不公或挑战时表现出的坚定、勇敢和不容侵犯的态度。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金刚怒目 |
| 拼音 | jīn gāng nù mù |
| 出处 | 出自佛教典故,常见于《大智度论》等佛经文献 |
| 本义 | 佛教中金刚力士愤怒时的面容,象征威严与力量 |
| 引申义 | 形容人神情严肃、气势逼人、刚烈不屈的样子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神态或性格,也可用于描述某种氛围 |
| 近义词 | 威风凛凛、怒目圆睁、气宇轩昂 |
| 反义词 | 温柔可亲、和颜悦色、卑躬屈膝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描述人物形象 | 他站在台上,金刚怒目,令人不敢直视。 |
| 表达坚定态度 | 面对挑衅,他金刚怒目,毫不退让。 |
| 描写战斗场面 | 两军对峙,士兵们金刚怒目,气势如虹。 |
| 形容严厉批评 | 老师金刚怒目地盯着学生,吓得他们不敢说话。 |
三、文化背景
“金刚怒目”源于佛教文化中的金刚力士形象。在佛教艺术中,金刚力士通常被描绘为面目狰狞、手持法器、威武庄严的形象,象征着佛法的护持与威慑。随着文化的发展,这一形象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一种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精神力量的象征。
四、总结
“金刚怒目”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传达出一种坚定、威严、不可侵犯的态度,适用于多种场合,无论是文学描写、人物刻画,还是日常表达,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