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是什么意思】“陕西师范大学”是一个常见的高校名称,许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可能会产生疑问: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本文将从字面意义、学校性质、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
一、
“陕西师范大学”是由“陕西”和“师范大学”两部分组成。其中,“陕西”指的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师范大学”则表明这是一所以培养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因此,“陕西师范大学”可以理解为“位于陕西省的一所专门培养教师的大学”。
该校成立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后经过多次更名与合并,最终于1960年正式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目前,它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师范类高等院校。
陕西师范大学不仅在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同时也在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师资力量。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学校全称 | 陕西师范大学 |
简称 | 陕师大 |
所在地 | 陕西省西安市 |
建校时间 | 1944年(前身为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正式命名时间 | 1960年 |
类型 | 师范类、综合性大学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直属) |
重点建设 |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办学特色 | 以教师教育为核心,涵盖文、理、工、管等多学科 |
学科优势 | 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数学等 |
社会地位 | 西北地区重要师范类高校,全国知名高校之一 |
三、结语
“陕西师范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使命。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师范类高校,它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对社会的贡献,都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