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是什么意思】“大义凛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不公时,表现出坚定的正义感和无畏的精神。这个词语多用来赞美那些为了正义、原则、国家或人民利益而勇敢站出来的人。
一、
“大义凛然”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故其节可贵,其义可重,其气可壮,其心可安。虽死而不悔,虽辱而不屈,是谓大义凛然。”意思是:真正的忠臣不会侍奉两个君主,真正的烈女不会嫁两个丈夫。他们的节操值得敬重,他们的道义值得推崇,他们的气概令人敬佩,他们的心志坚定不移。即使牺牲生命也不后悔,即使遭受侮辱也不低头,这就是“大义凛然”。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威胁或诱惑时,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准则,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气节和坚定的立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义凛然 |
拼音 | dà yì lǐn rá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含义 | 形容人面对困难或压迫时,坚持正义、毫不退缩的精神状态 |
近义词 | 坚贞不屈、正气凛然、威武不屈 |
反义词 | 软弱无能、屈服妥协、卑躬屈膝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褒义,赞扬有正义感、有骨气的人 |
典型人物 | 文天祥、岳飞、林则徐等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
适用对象 | 个人、群体、英雄人物等 |
现代应用 | 用于描写人物精神风貌,如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影视剧中 |
三、延伸理解
“大义凛然”不仅仅是一种情绪表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正义、忠诚、责任的深刻理解和坚持。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精神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
- 在职场中坚持原则,拒绝不正当行为;
- 在社会中敢于发声,维护公平正义;
- 在家庭中坚守道德底线,不为私利所动。
因此,“大义凛然”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精神品质。
结语
“大义凛然”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和诱惑时,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明,做一个有担当、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