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干计划是什么】“少干计划”全称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一项研究生招生专项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少干计划的基本介绍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
设立目的 | 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国家民委等相关部门 |
招生对象 | 少数民族考生,部分面向汉族考生(需符合特定条件) |
招生方式 | 独立招生,单独划线,择优录取 |
学习形式 | 脱产或非脱产学习(视学校安排) |
政策保障 | 国家提供一定的学费补助和生活补贴 |
二、报考条件
1. 民族身份:考生须为少数民族,且户籍在少数民族地区。
2. 学历要求:本科毕业生,部分高校允许专科起点的优秀在职人员报考。
3. 政治表现: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4. 专业背景:一般要求所报专业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关,如教育、医疗、农业、生态等。
5. 其他要求:部分高校对年龄、工作年限等有具体规定。
三、报名流程
1. 网上报名: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2. 资格审核:由省级教育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联合审核考生资格。
3. 考试录取: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达到学校划定的分数线后择优录取。
4. 签订协议:被录取后需与学校和所在省(市)教育厅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四、政策优势
- 优先录取:在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考生享有优先录取权。
- 定向就业:毕业后需回原籍或指定单位工作,服务期不少于5年。
- 经费支持:部分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等资助。
五、适用人群
- 少数民族地区的应届毕业生或在职人员。
- 有志于投身民族地区建设的青年学子。
- 希望通过更高学历提升自身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
六、注意事项
- 报考前需详细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具体要求。
- 需提前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民族身份证明、户籍证明等。
- 毕业后必须履行定向就业协议,否则可能面临违约处罚。
总结
“少干计划”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政策,它不仅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也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于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值得认真考虑和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