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斶说齐王原文及翻译】一、
《颜斶说齐王》出自《战国策·齐策》,讲述了齐宣王与隐士颜斶之间的一段对话。颜斶以智慧和从容的态度,劝谏齐王要尊重贤才、谦逊纳言,不要只看重权势与外表。文章通过两人之间的问答,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君主的忠告与期望,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在政治中的影响力。
这段文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儒家“尊贤重德”的思想,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中士人与君主之间的互动方式。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 |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你过来!” |
曰:“王前!” | 颜斶说:“大王,您过来吧!” |
宣王不说。 | 齐宣王不高兴。 |
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 | 大臣们说:“大王是君主,颜斶是臣子。大王说‘颜斶,你过来’,颜斶也说‘大王,你过来’,这可以吗?” |
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 颜斶说:“我走过去是羡慕权势,大王走过来是表示尊重贤士。与其让我羡慕权势,不如让大王尊重贤士。” |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 | 齐宣王生气地说:“君王尊贵呢?还是士人尊贵呢?” |
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 颜斶回答:“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
王曰:“有说乎?” | 齐宣王问:“有什么理由吗?” |
曰:“昔者秦攻齐,令曰:‘敢谏者死!’。齐人有冯谖者,家贫养母,自请为客,曰:‘愿寄食门下。’” | 颜斶说:“从前秦国攻打齐国,下令说:‘敢进谏的人处死!’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家里贫穷,供养母亲,自愿做门客,说:‘希望能寄居在门下。’” |
“于是,左右曰:‘此客也,非吾所欲也。’” | “于是,身边的人说:‘这个人不是我们想要的客人。’” |
“乃舍之。后,齐王卒,而冯谖为齐王立功,封万户。” | “于是,把他安置下来。后来,齐王去世,冯谖为齐王建立了功劳,被封为万户侯。” |
“故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 因此说:“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
三、总结
《颜斶说齐王》是一篇具有深刻哲理的文章,通过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表达了对士人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君主应具备的谦逊态度的呼吁。文章语言简洁,逻辑清晰,不仅展现了战国时期士人的风采,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权力并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是否能够虚心听取贤士的意见,尊重人才的价值。这也为后世的政治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