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匕现的释义】“图穷匕现”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原意是:地图展开到尽头时,匕首就显露出来了。后来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阴谋被暴露出来。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事情即将揭晓、真相大白的时候,隐藏的意图或手段突然显现。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图穷匕现 |
出处 | 《战国策·燕策三》 |
原意 | 地图展开到尽头时,匕首显现 |
引申义 | 指事情发展到关键时刻,隐藏的真相或阴谋暴露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事件的转折点或真相的揭露 |
语法结构 | 主谓结构 |
近义词 | 原形毕露、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
反义词 | 隐而不发、藏头露尾、秘而不宣 |
二、成语背景故事简述
“图穷匕现”最早来源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前往秦国行刺秦王嬴政。他带着一幅地图作为礼物,准备在献图时趁机行刺。当地图完全展开时,匕首露出,荆轲立即拿起匕首向秦王刺去,但最终失败。这个典故后来被引申为“图穷匕现”,象征着计划或阴谋在最后时刻暴露。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新闻报道 | “调查终于揭开真相,这起案件的幕后黑手终于‘图穷匕现’。” |
文学作品 | “随着剧情推进,那个隐藏多年的秘密终于‘图穷匕现’。” |
日常对话 | “你别再隐瞒了,事情已经‘图穷匕现’了。” |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 它强调的是“最后暴露”的过程,而非单纯的“发现真相”。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图穷匕现”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富有深意的表达方式,适用于多种场合,帮助人们形象地描述事物发展的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