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什么意思】一、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个深夜将尽、黎明将至的静谧景象,通过钟鼓声的缓慢响起和星河的微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迟迟”表示时间过得缓慢,“钟鼓”是古代宫廷中用来报时的乐器,象征着夜晚的延续;“初长夜”则说明夜色刚刚开始,时间尚早。“耿耿”意为明亮而不灭,“星河”指夜空中的银河,“欲曙天”则是天色即将破晓的样子。
整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孤独感,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不安或情感的深沉。在《长恨歌》中,这句诗常被用来烘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表现出一种无法挽回的思念与惆怅。
二、表格解析
诗句 | 含义解释 | 意象分析 | 情感表达 | 文化背景 |
迟迟钟鼓 | 钟鼓声音缓慢地响起,象征时间流逝缓慢 | 钟鼓为古代宫廷报时工具,表现夜晚的延续 | 表达时间的漫长与内心的孤寂 | 唐代宫廷文化,体现皇室生活 |
初长夜 | 夜晚刚刚开始,时间尚早 | “初”表示刚开始,“长夜”暗示夜晚漫长 | 强调夜的深沉与无尽 | 古代文学中常用“长夜”比喻孤独或忧思 |
耿耿星河 | 星河明亮而持续不灭,象征希望或永恒 | 星河是自然景象,带有诗意与哲理 | 表现对光明的渴望或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 古人常以星辰寄托情感与理想 |
欲曙天 | 天色将要破晓,但尚未完全亮起 | “欲”表示即将,“曙天”是黎明前的天空 | 表现出一种过渡状态,既期待又无奈 | 中国传统文化中“黎明”常象征新生或转折 |
三、结语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不仅是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孤独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在文学作品中,这类诗句往往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张力,值得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探讨《长恨歌》中其他诗句的含义,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