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中点七年级下数学答案(人教版)】《典中点》是针对初中数学学习的一本辅助练习册,内容紧扣教材,题型多样,适合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对于七年级下册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课本内容并结合练习册的习题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典中点七年级下数学答案(人教版)》的部分章节总结及答案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复习。
一、章节内容概述
章节 | 内容概要 | 重点知识点 |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 学习直线、角的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 相交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
第六章:实数 | 理解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基本运算 | 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实数的分类与比较 |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 学会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坐标变换 | 坐标系的构成、点的坐标表示、坐标变化规律 |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 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 代入法、加减法、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 | 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
二、典型题目及答案(部分)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例题1: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若∠AOC = 50°,求∠BOD的度数。
答案:
∠BOD = 50°(对顶角相等)
例题2:
已知a∥b,c与a相交于点P,且∠1 = 60°,求∠2的度数。
答案:
∠2 = 60°(同位角相等)
第六章:实数
例题3:
求√16的值。
答案:
√16 = 4
例题4:
判断下列数是否为有理数:√9, π, 0.333...
答案:
√9 是有理数;π 是无理数;0.333... 是有理数(可表示为分数)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例题5:
点A的坐标为(2, -3),点B的坐标为(-1, 4),求AB的长度。
答案:
AB = √[(2 - (-1))² + (-3 - 4)²] = √[9 + 49] = √58
例题6:
将点(3, 5)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新坐标是什么?
答案:
新坐标为(1, 2)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题7:
解方程组:
$$
\begin{cases}
x + y = 7 \\
x - y = 1
\end{cases}
$$
答案:
解得 x = 4,y = 3
例题8:
甲、乙两人共存款200元,甲比乙多存50元,求两人各存多少钱。
答案:
设乙存x元,则甲存x+50元。
x + (x + 50) = 200 → x = 75
甲存125元,乙存75元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例题9:
解不等式:2x - 3 < 5
答案:
x < 4
例题10:
解不等式组:
$$
\begin{cases}
x + 2 > 0 \\
x - 3 < 0
\end{cases}
$$
答案:
-2 < x < 3
三、总结建议
《典中点》作为七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辅助资料,其题目设计合理,贴近课本内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建议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概念:不要只记答案,要理解每道题背后的数学原理。
2. 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便于后期复习和查漏补缺。
3. 及时订正错误:遇到不会的题目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避免积累疑问。
4. 定期回顾:每隔一段时间对已做过的题目进行复习,加深记忆。
通过认真完成《典中点》中的练习题,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相信同学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