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一篇千古名篇,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情感深沉,被誉为“骈文之冠”。文章以南昌的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江南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王勃,字子安,生于公元650年,是初唐四杰之一。他自幼聪慧,才华横溢,十六岁便中举,被誉为神童。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生短暂却充满波折。《滕王阁序》便是他在二十余岁时所作,虽非刻意而为,却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文章开篇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起笔,点明地点,引出滕王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接着,作者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江西的山川风物,如“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展现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文中还引用了许多典故,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表达了对当地文化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自身才学的自信。
在描写景物之后,王勃转入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几句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体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文章结尾部分,王勃借宴会之机,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与对人生的思考。他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求,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抱负的执着追求。整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堪称骈文中的典范之作。
《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更是一部反映时代风貌与个人情怀的作品。它凝聚了王勃的智慧与情感,也展现了盛唐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尽管历经千年,这篇文章依然散发着不朽的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