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近年来中国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它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更是所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一、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在非思政类课程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引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思政的意义
| 项目 | 内容 |
| 教育目标 |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 课程定位 | 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也是所有课程的共同使命 |
| 教学方式 | 强调“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引导而非说教 |
| 教师角色 |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导者 |
| 社会影响 | 推动高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 方面 | 具体措施 |
| 课程设计 | 在课程大纲中明确思政目标,结合专业特点融入思政内容 |
| 教学内容 | 选取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思想性的教学素材 |
| 教学方法 | 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增强互动性 |
| 教师培训 | 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课程思政能力 |
| 评价机制 |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四、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对策
| 挑战 | 对策 |
| 教师认识不足 |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 |
| 内容融合生硬 | 注重因材施教,避免“贴标签”式的思政教育 |
| 评价标准模糊 |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课程思政落地见效 |
| 资源支持不够 | 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
五、总结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添加,而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它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合、价值观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