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矫若惊龙是什么意思】“矫若惊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姿态、动作或笔迹等轻盈灵动、矫健有力,仿佛惊飞的龙一样优美而富有力量。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书法、舞蹈等领域,强调一种动态之美。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矫若惊龙 |
拼音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释义 | 形容姿态轻盈矫健,如惊飞的龙一般灵动有力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书法、舞姿、动作等具有动感和美感的场景 |
近义词 | 飘若浮云、龙飞凤舞、行云流水 |
反义词 | 呆若木鸡、僵硬呆板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书法 | 他的书法笔走龙蛇,矫若惊龙,令人赞叹不已。 |
舞蹈 | 她的舞姿矫若惊龙,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灵性。 |
武术 | 他出招时矫若惊龙,快如闪电,令人目不暇接。 |
三、总结
“矫若惊龙”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成语,用来形容某种动作或艺术表现形式既轻盈又有力,富有动态美。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艺术结合的追求,也展示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语境灵活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