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的意思及成语解释】“锋芒毕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才华、能力或个性在表现中非常突出,甚至有些张扬。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在文学作品和正式场合中也常常出现。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下将从字面意义、引申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锋芒毕露 |
拼音 | fēng máng bì lù |
字面意思 | 锋:刀剑的尖端;芒:刀剑的刃部;毕露:完全显露。指刀剑的锋刃和刃口完全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气、锐气等充分显露出来。 |
引申义 | 形容人有才华、有抱负、有个性,敢于表现自己,有时也可能带有“过于张扬”的意味。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显者,人之荣也;锋芒毕露,人之耻也。”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才能或态度,常带有一定的褒贬色彩。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鹤立鸡群、脱颖而出、锋芒外露、崭露头角 |
反义词 | 藏锋守拙、韬光养晦、默默无闻、深藏不露 |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场景:
- 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如“他在会议上发言时锋芒毕露,展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力。”
- 描述某人的性格特点,如“他性格张扬,总是喜欢锋芒毕露。”
2. 注意点:
- 该成语有时可能带有轻微的贬义,暗示过于自我表现或不够谦逊。
-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解为单纯的褒义或贬义。
四、总结
“锋芒毕露”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丰富的成语,既可用于褒扬一个人的才华和个性,也可用于提醒人们在适当的时候收敛锋芒,保持低调。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避免因语气不当而造成误解。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