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诗翻译悯农原文及译文欣赏】一、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是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以其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敬意。其中最广为传诵的两句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形象地描绘了农人烈日下耕作的艰辛。本文将对《悯农》的原文进行解析,并提供通俗易懂的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二、原文及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人挥汗如雨,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泥土中。 |
稚子不识字,但知食粟苦。 | 小孩子虽然还不识字,却也明白吃一顿饭是多么辛苦的事。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天下没有闲置的土地,可是农夫却仍然饿死在田间。 |
三、内容分析:
《悯农》虽只有四句,但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前两句通过描写农人在酷热天气中辛勤劳动的场景,展现农民的艰辛;后两句则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尽管土地被充分利用,但农民依然生活困苦。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与思想深度。
李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严重问题。其语言朴素,却富有感染力,成为后世广泛传颂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悯农》不仅是一首描写农事生活的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文关怀的作品。它提醒我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平与民生问题。无论是学习古诗还是了解历史,这首诗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