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听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哲理。其中,“听”这个字虽然不常出现在成语中,但确实有一些包含“听”字的成语,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态度或心理状态。以下是对这些成语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总结说明
“听”在成语中通常表示“听取、接受、聆听”等含义,有时也带有“听信、听从”的意思。这类成语多用于表达对他人意见的态度、对事物的判断方式,或者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带“听”字的成语,并附上解释和出处。
二、带“听”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拼音 | 解释 | 出处/来源 |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cōng míng yī shì, hú tú yī shí | 指一个人平时很聪明,但偶尔也会做出糊涂的决定。 |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民间俗语 |
听天由命 |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听任自然的安排,不主动努力。 | 出自《左传》 |
听而不闻 | tīng ér bù wén | 只是听到声音,却没有真正理解或在意。 | 出自《礼记·大学》 |
一针见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 |
真知灼见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形容有深刻而正确的见解。 | 出自《朱子语类》 |
倾耳而听 | qīng ěr ér tīng | 指专心地听,形容非常认真地倾听。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 出自《孟子·尽心下》 |
先入为主 | xiān rù wéi zhǔ | 指先接受的观点或印象在心中占据主导地位。 | 出自《荀子·儒效》 |
人云亦云 | rén yún yì yún | 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 | 出自《宋史·张载传》 |
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在路上听来的消息,未经证实就传播出去。 | 出自《论语·阳货》 |
三、结语
虽然“听”字在成语中并不常见,但上述成语却能反映出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判断能力和处世态度。通过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