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全诗及译文】《少年不识愁滋味》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出自其《稼轩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对“愁”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年少时对愁苦的无知与后来的深刻体会之间的对比,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一、原文
该词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题,通过对比少年时期与中年时期对“愁”的理解,表达了人生经历带来的成长与感悟。词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二、词作原文及翻译
内容 | 原文 | 译文 |
上片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少年不懂得什么是愁,却喜欢登上高楼。登上高楼,只是为了写新词而勉强说愁。 |
下片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如今尝尽了愁的滋味,想说却又说不出。想说又说不出,只好说一句“天气真凉啊,真是好秋天”。 |
三、内容解析
1. “少年不识愁滋味”
表达了年少时对人生的无畏和对愁苦的不了解,他们以为生活总是轻松愉快的。
2. “爱上层楼”
“层楼”象征着高处,也暗示了年轻人喜欢追求更高境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 “为赋新词强说愁”
年轻人为了写诗或表达情感,强行模仿“愁”的情绪,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愁的含义。
4. “而今识尽愁滋味”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了世事变迁,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苦楚。
5. “欲说还休”
感受到愁苦后,想要倾诉却不知从何说起,内心充满压抑与无奈。
6. “却道天凉好个秋”
最后用一句看似无关的话来掩饰内心的沉重,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的情绪。
四、总结
《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一首描写人生阶段变化的经典词作。它通过对比少年与中年的心理状态,揭示了成长过程中对“愁”的认识从浅显到深刻的转变。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哲理,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辛弃疾 |
朝代 | 南宋 |
体裁 | 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主题 | 人生阶段与愁苦的理解 |
特点 | 对比手法、语言含蓄、情感深沉 |
情感基调 | 由轻快转为沉重,最后以无奈收尾 |
如需进一步探讨辛弃疾的其他作品或宋代词风,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