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芝兰玉树是形容什么意思】“芝兰玉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品高洁、才德出众的青年才俊。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人才的赞美,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芝兰玉树 |
拼音 | zhī lán yù shù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
本义 | 芝兰是香草,玉树是美玉之树,比喻高贵、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引申义 | 形容少年才俊、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 |
二、成语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褒义词
- 适用对象:多用于形容年轻人,尤其是有才华、有修养的青少年
- 使用场景:可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评语、教育场合等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例句 | 解释 |
“他年少有为,可谓芝兰玉树。” | 表示这个人年纪轻轻就很有才能,品德优秀。 |
“芝兰玉树,必成大器。” | 常用于鼓励年轻人,表达对其未来的期望。 |
“此子非池中物,实乃芝兰玉树。” | 形容孩子不凡,未来可期。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芝兰玉树”的关系 |
玉树临风 | 形容男子风度翩翩、仪表堂堂 | 近义词,但更侧重外貌与气质 |
鹏程万里 | 比喻前程远大 | 与“芝兰玉树”有相似的寓意,但更强调前途 |
才高八斗 | 形容才华出众 | 与“芝兰玉树”在才学方面有重合之处 |
五、总结
“芝兰玉树”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年轻、有才、有德的人。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人才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德才兼备”的追求。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尤其是在评价年轻人时,能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