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介绍】《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淮河畔夜晚的繁华与凄凉,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一、
《泊秦淮》通过描写夜泊秦淮时所见所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奢靡风气和历史的沉浮变迁。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统治者沉迷享乐的批判。
二、诗歌原文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诗歌解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游历秦淮河时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沉迷享乐,忧国忧民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富有哲理 |
四、重点词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描写夜晚秦淮河的朦胧景色,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表明诗人停船靠岸,靠近酒家,暗示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批评歌女不懂国家灭亡的痛苦,只知享乐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后庭花”为陈后主所作,象征亡国之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警示 |
五、历史评价
《泊秦淮》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被历代文人学者高度评价。清代学者沈德潜曾赞其“意致深远,笔力遒劲”。此诗不仅是杜牧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六、延伸思考
杜牧在《泊秦淮》中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通过“商女”的形象,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麻木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上层社会的腐化堕落。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和批判力度。
结语:
《泊秦淮》以其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成为唐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诗篇,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