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耻圣明端居指什么】一、
“端居耻圣明”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其中“端居”是关键词,意为“闲居、安居”,常用来表达诗人因无功于国而感到羞愧的心理状态。整句诗的意思是:我如今只知安逸地居住,却对圣明的时代感到羞耻。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
在理解“端居”时,需结合诗人的背景与时代环境。孟浩然生活在盛唐时期,虽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常常隐居山林。因此,“端居”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诗句原文 | 作者 | 背景说明 |
端居 | 安居、闲居;指诗人不仕、隐居的生活状态 | 《与诸子登岘山》 | “端居耻圣明” | 孟浩然 | 表达诗人因无功于国而感到羞愧 |
耻 | 愧疚、羞耻 | —— | —— | —— | 反映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 |
圣明 | 指圣明的君主或清明的时代 | —— | —— | —— | 代指盛世,与诗人不得志形成对比 |
端居耻圣明 | 整体含义:安逸生活令人羞愧,因未能为圣明时代做出贡献 | —— | “端居耻圣明” | 孟浩然 | 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三、结语
“端居耻圣明”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更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端居”这一词语,我们能感受到孟浩然内心的挣扎与责任感。这种情感在后世文人中广泛流传,成为表达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经典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