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意思】“大义凛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强权、压迫或不公时,表现出坚定的正义感和毫不退缩的态度。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英雄人物、革命者或有良知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守道义的精神风貌。
一、
“大义凛然”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指人秉持正道,态度严肃庄重,不为外力所动摇。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压力时,依然坚持正义、不屈服于邪恶的行为。
该成语强调的是道德信念和精神力量,常用于褒义场合,表达对勇敢、忠诚、正义之人的赞美。在文学作品、历史记载、影视剧中,“大义凛然”常常用来刻画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物形象。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义凛然 |
拼音 | dà yì lǐn rá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坚持正义,态度严肃,不畏强权,不惧威胁。 |
用法 | 形容人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坚定与无畏。 |
近义词 | 刚正不阿、威武不屈、正气凛然 |
反义词 | 软弱无能、屈服妥协、胆小怕事 |
适用场景 | 文学、历史、演讲、新闻报道等正式场合 |
使用频率 | 高(常见于描写英雄人物或正面角色) |
情感色彩 | 褒义 |
典型例子 | 革命烈士在刑场上的表现;历史人物面对强权时的坚定立场 |
三、结语
“大义凛然”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超越个人得失、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一定面临生死抉择,但保持内心的正直与勇气,同样是值得推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