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发什么意思】“引而不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原意是指弓拉得满满地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时机,不轻易行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沉着,蓄势待发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引而不发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字面意思 | 弓拉满却不放箭 |
比喻意义 | 做好准备,静待时机,不轻举妄动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策略性行为或冷静应对局势 |
二、用法与示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中 | 面对竞争压力,他选择引而不发,等待最佳时机出手。 |
战争中 | 将军命令士兵引而不发,等待敌军疲惫后再发起进攻。 |
学习中 | 考前复习阶段,他引而不发,专注于巩固基础。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厚积薄发、蓄势待发、伺机而动 |
反义词 | 轻举妄动、草率行事、急于求成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合在正式或半正式场合使用,尤其是在描述战略、计划或心理状态时。
- 避免滥用:不要在日常对话中频繁使用,以免显得过于书面化或不够自然。
- 搭配使用:可与“蓄势待发”“稳扎稳打”等词搭配,增强表达效果。
五、总结
“引而不发”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懂得审时度势、耐心等待,而不是盲目行动。这种沉稳和克制,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