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作者】《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出版于1913年。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一、
《童年》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即高尔基的乳名)从三岁到十岁之间的成长经历。故事发生在外祖父家,那里充满了暴力、贫穷与冷漠。然而,在这黑暗的环境中,阿廖沙也接触到了善良、智慧和希望的人,如慈祥的外祖母、正直的工匠“好事情”等,这些人物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说通过阿廖沙的眼睛,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动荡与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光明面的赞美与追求。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书名 | 《童年》 |
作者 | 马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 |
出版时间 | 1913年 |
体裁 |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第一部) |
主人公 | 阿廖沙(Gorky的乳名) |
故事背景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动荡、阶级分化严重 |
主要人物 | 外祖父、外祖母、母亲、舅舅、工人“好事情”等 |
主题 | 成长、苦难、人性、希望与黑暗的对比 |
写作风格 | 真实细腻,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语言朴实但富有感染力 |
评价 | 被誉为“俄国文学的瑰宝”,影响深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 |
三、结语
《童年》不仅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回忆录,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它让读者在感受苦难的同时,也能看到人性中不灭的光芒。高尔基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了一个孩子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过程,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