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两句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五岭和乌蒙山的艰难历程,同时也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五岭”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五座山脉,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这些山地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逶迤”形容山势曲折绵延,而“腾细浪”则将连绵的山峦比作翻滚的细小波浪,表现出红军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的艰辛与豪迈。
“乌蒙”是乌蒙山,位于云南、贵州交界处,地势险峻。“磅礴”形容山势雄伟壮阔,“走泥丸”则是将高大的山体比作滚动的泥丸,进一步突出了红军面对自然险阻时的从容与坚定。
整句诗不仅展现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苦环境,也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红军精神的重要象征。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毛泽东《七律·长征》 |
句子原文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五岭含义 | 中国南方的五座山脉: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
乌蒙含义 | 乌蒙山,位于云南、贵州交界处,地势险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细浪、泥丸),夸张(突出山势之高) |
表达情感 | 展现红军不畏艰险、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革命乐观主义 |
历史背景 | 长征期间红军穿越五岭、乌蒙等险峻山区,克服重重困难 |
现代意义 | 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常用于激励人们面对挑战 |
三、结语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不仅是对红军长征途中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对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力。这句诗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