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是什么意思】“旷日持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件事情持续时间很长,拖得很久。它多用于形容战争、谈判、项目、纠纷等需要长时间进行的事情,带有一定的负面或中性色彩,表示效率不高或进展缓慢。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释义 |
旷日 | 耗费时日,拖延时间 |
持久 | 长时间持续,不中断 |
整体含义:指事情持续时间长,没有很快结束。
二、来源与用法
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四》:“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残百姓,而使强秦得乘其后,此所谓‘弃甲曳兵而走’也。不如与燕讲和,共伐强秦。”
(注:虽然原文并未直接出现“旷日持久”,但其语义相近。)
现代常用: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在描述政策执行、项目推进、战争、谈判等场景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长期持续、拖泥带水、旷日经年、积年累月 |
反义词 | 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速战速决、迅速完成 |
四、使用示例
1. 项目进展:这个项目已经旷日持久,团队成员都感到疲惫不堪。
2. 谈判过程:双方的谈判旷日持久,最终才达成一致。
3. 战争背景:这场战争旷日持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五、注意事项
- “旷日持久”一般用于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或非正式场合使用。
- 不宜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日常小事,如“下雨旷日持久”就不合适。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旷日持久 |
含义 | 指事情持续时间长,没有很快结束 |
出处 | 《战国策》相关语境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描述战争、谈判、项目等 |
近义词 | 长期持续、拖泥带水 |
反义词 | 一蹴而就、速战速决 |
注意事项 | 正式场合使用,注意语境搭配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旷日持久”是一个具有明确语义和使用范围的成语,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时间跨度较长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