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出处是哪里】“儿童相见不相识”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通过诗人回到故乡后与童年玩伴相遇却彼此不识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一、诗句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出处 | 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 |
作者 |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
诗歌背景 | 贺知章晚年辞官归乡,多年未归,重返故里时已白发苍苍,与儿时伙伴重逢却互不相识 |
诗歌内容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二、诗句解析
“儿童相见不相识”这句诗简洁而深刻,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看到孩童们并不认识自己,甚至用“客”来称呼他,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无奈。这种情感源于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三、诗歌赏析
《回乡偶书》虽然只有四句,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不仅是贺知章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岁月变迁时普遍的心理状态。
四、结语
“儿童相见不相识”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古诗中表达思乡与人生感慨的经典名句之一。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