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高考补录】高考补录,是指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部分高校或专业未能招满计划人数,而由省级教育考试院组织的二次录取机会。补录是高考录取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为未被录取但分数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提供再次选择的机会。
一、高考补录的基本概念
高考补录是在常规录取结束后,针对一些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进行的补充录取。通常发生在本科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中,主要针对那些因考生志愿填报不合理、退档率较高或学校实际录取人数不足的情况。
补录一般只面向那些在第一轮录取中未被录取,但分数达到补录院校最低控制线的考生。补录的名额通常是原计划未完成的部分,因此竞争相对较小。
二、高考补录的适用对象
| 类别 | 说明 |
| 未被录取的考生 | 在常规录取阶段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的考生 |
| 分数接近补录线的考生 | 虽然未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达到了补录院校的录取标准 |
| 填报志愿不合理者 | 因志愿填报不当,错失录取机会的考生 |
| 退档后重新报考者 | 因各种原因被退档,符合补录条件的考生 |
三、高考补录的流程
1. 发布补录通知:各省教育考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公布补录计划和时间安排。
2. 考生填报补录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系统填报补录志愿。
3. 补录投档与录取: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择优录取。
4. 录取结果公布:补录结束后,考生可通过报名系统或院校官网查询录取结果。
四、高考补录的意义
- 增加录取机会:为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 优化资源配置:帮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 缓解焦虑情绪:减少考生因一次未被录取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五、注意事项
| 事项 | 说明 |
| 补录时间有限 | 一般只有几天时间,需及时关注通知 |
| 只能填报指定院校 | 补录志愿只能在公布的补录院校中选择 |
| 需符合分数要求 | 必须达到补录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
| 不可重复填报 | 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次补录志愿 |
总结:
高考补录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重要补充机制,为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再次争取录取的机会。考生应密切关注补录信息,合理填报志愿,提高录取成功率。同时,也要理性看待录取结果,避免盲目填报和过度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