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代码查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查询某个地区的行政区代码,例如用于数据统计、系统开发、地理信息管理等。行政区代码是国家为了规范行政区域划分而设定的唯一标识符,通常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省级行政区,中间两位代表地级市,后两位代表县级行政区。
为了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和使用行政区代码,本文对常见的行政区代码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便于查阅与参考。
行政区代码查询总结
行政区代码主要用于识别和区分不同的行政区域,其结构清晰、层级明确,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省市的行政区代码示例:
省级行政区 | 地级市 | 县级行政区 | 行政区代码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东城区 | 110101 |
北京市 | 北京市 | 西城区 | 110102 |
上海市 | 上海市 | 黄浦区 | 310101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 | 440104 |
河南省 | 郑州市 | 金水区 | 410105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武侯区 | 510107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历下区 | 370105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秦淮区 | 320104 |
注意事项
1. 代码准确性:行政区代码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不同地区之间不可混淆,使用时应确保来源可靠。
2. 更新及时性:随着行政区划调整,部分代码可能会发生变化,建议定期查阅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
3. 用途广泛:除了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行政区代码还常用于统计报表、身份证号码编码、邮政编码等。
通过以上表格和说明,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行政区代码的构成与应用方式。如需进一步查询具体地区的详细代码,建议访问国家统计局或地方民政部门官方网站获取最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