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田夺牛的词语解释是什么】“蹊田夺牛”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原意是指在耕田的小路上行走时,偶然踩到别人家的田地,结果却把人家的牛抢走了。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因小过失而引发大祸,或因小事牵连出严重后果,也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谨慎,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一、词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蹊田夺牛 |
拼音 | qī tián duó niú |
出处 | 《左传》 |
原意 | 在田间小路行走,误踩他人田地,却强夺其牛 |
现代引申义 | 因小过失引发大祸;做事不谨慎,导致严重后果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行为不当,后果严重 |
近义词 | 小题大做、因小失大、弄巧成拙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谨慎行事、防微杜渐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蹊田夺牛”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讲述的是晋国大夫荀林父与楚国作战时,因轻敌冒进,最终导致战败的故事。后人用此典故来讽刺那些因小失大的行为。
在后来的使用中,“蹊田夺牛”逐渐演变为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成语,强调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应更加审慎,避免因一时疏忽而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说明 |
工作场合 | 某员工因一次小失误被上司严厉批评,甚至影响晋升机会 |
日常生活 | 有人在公共场合不小心撞到他人,却指责对方无礼,引发争执 |
政治领域 | 某官员因一件小事被曝光,导致整个政府形象受损 |
四、结语
“蹊田夺牛”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因小失大。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人际交往,谨慎和理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通过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