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生平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苏州嘉兴(今属浙江),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才华横溢。刘禹锡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后又通过博学宏词科考试,步入仕途。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因参与“永贞革新”而遭到贬谪,但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刘禹锡一生经历多次贬谪,先后被贬至朗州(今湖南常德)、连州(今广东连县)、夔州(今重庆奉节)等地,最后在洛阳度过晚年。尽管身处逆境,他仍坚持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作品,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尤其以《陋室铭》和《秋词》最为人称道。刘禹锡的思想深受儒、道影响,主张积极入世与超然处世相结合,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刘禹锡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出生年份 | 公元772年 |
去世年份 | 公元842年 |
字 | 梦得 |
籍贯 | 苏州嘉兴(今浙江) |
朝代 | 唐代 |
进士及第年 | 贞元九年(793年) |
主要成就 | 文学、哲学、政治改革 |
代表作品 | 《陋室铭》《秋词》《竹枝词》等 |
仕途经历 | 参与“永贞革新”,遭贬朗州、连州、夔州等 |
思想倾向 | 儒家为主,兼融道家思想 |
人生态度 | 积极乐观,豁达坚韧 |
刘禹锡的一生是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一生,但他始终以诗文为志,以豁达为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