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黯然解释及出处

2025-09-15 10:05:39

问题描述:

黯然解释及出处!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0:05:39

黯然解释及出处】“黯然”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情绪低落、心情沉重的状态。在文学作品中,“黯然”多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悲伤、失落或无奈之情。下面将对“黯然”的含义进行详细解释,并结合其出处进行分析。

一、词语解释

词语 含义 用法举例
黯然 形容心情沉闷、情绪低落、神情暗淡的样子 他听到消息后,黯然神伤。

“黯然”一词多用于描写人的情绪状态,常与“神伤”、“失意”等词语搭配使用。它不仅表示外在的神情,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二、出处分析

出处 作者/来源 原文句子 释义
《楚辞·九章·哀郢》 屈原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而增悲。……黯然而黑,忽焉而赤。” 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愤懑,形容情绪低落。
《世说新语·言语》 刘义庆 “谢安在东山,时有风流,自谓得志。既而闻王敦作乱,便黯然不乐。” 描述谢安因国家动荡而心情沉重。
《红楼梦》 曹雪芹 “黛玉听了,心中黯然,泪如雨下。” 表现林黛玉因感伤身世而情绪低落。

从这些经典文献中可以看出,“黯然”一词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运用,常用来渲染人物的情感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黯然”依然保留了其原有的情感色彩,常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 失恋后的失落

- 面对失败时的沮丧

- 离别时的不舍

例如:“他黯然离开,留下满地的回忆。”

四、总结

“黯然”一词源于古代文学,主要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低落情绪。其在不同作品中的使用,展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的深度。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语境,“黯然”都承载着一种深沉的情感力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情感。

总结要点 内容
词义 形容情绪低落、神情暗淡
出处 《楚辞》《世说新语》《红楼梦》等
用法 多用于描写人物内心情感
现代意义 仍用于表达失落、悲伤等情绪

通过了解“黯然”的含义与出处,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也能在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