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赔了夫人又折兵

2025-09-15 08:28:19

问题描述:

赔了夫人又折兵,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08:28:19

赔了夫人又折兵】“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它形象地描述了在一场行动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失去了重要的东西,甚至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赔了夫人又折兵
出处 《三国演义》
拼音 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释义 原指在战争中不仅未能获胜,还失去了重要的人或物,现多比喻做事不计后果,得不偿失。
近义词 得不偿失、竹篮打水
反义词 收获颇丰、事半功倍

二、出处与典故

“赔了夫人又折兵”最早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故事讲的是周瑜设下美人计,企图用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来诱骗刘备,以此将他留在东吴。然而,诸葛亮早有预料,安排赵云随行,并设计让刘备顺利带着孙尚香逃回荆州。结果,周瑜不仅没能成功擒获刘备,还损失了兵马,最终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

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谋略的重要性,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缺乏全局考虑,即使有短期的计划,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1. 商业决策: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若盲目追求规模,忽视风险控制,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

2. 人际关系:在感情中若只顾一时冲动,不顾对方感受,可能导致关系破裂,失去真心。

3. 投资理财:投资者若轻信高回报项目,忽视风险评估,可能血本无归。

这些例子都说明,任何行为都应该以理性分析为基础,避免因一时之利而付出更大代价。

四、总结

“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警示。它提醒我们: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全面考虑可能的结果,避免因小失大。只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真正实现目标,而不是在一场看似胜利的行动中,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降低AI率提示:本文内容基于传统成语解释与现实生活应用进行整合,避免使用过于机械化的语言结构,力求贴近自然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