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木讷是什么意思】“木讷”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语言表达较为迟钝、不善言辞。这个词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不高,但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境中的语气和人物性格。
一、词语释义
词语 | 木讷 |
拼音 | mù nè |
词性 | 形容词 |
基本含义 | 指人反应迟钝、不善言辞,说话简短、直白,有时显得笨拙或缺乏机敏。 |
引申含义 | 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做事过于拘谨、不够灵活。 |
二、词语来源与用法
“木讷”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论语》等经典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君子的谦逊、不张扬的性格。现代汉语中,“木讷”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常见搭配:
- 他为人木讷,从不轻易表露情绪。
- 这位老师讲课木讷,但内容扎实。
- 他性格木讷,不太会表达自己。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稚拙、呆板、迟钝、憨厚 |
反义词 | 伶俐、机敏、圆滑、健谈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人物性格 | 小李虽然木讷,但做事踏实可靠。 |
评价他人表达 | 他讲话木讷,让人感觉有点难懂。 |
文学描写 | 他站在那里,神情木讷,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
五、注意事项
- “木讷”虽有“不善言辞”的意思,但并不一定带有贬义,有时也可用于褒义,表示一个人低调、沉稳。
- 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愚笨”或“无能”。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木讷”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既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点,也可用于文学表达。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理解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