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通过冬夜静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儿子子聿的殷切期望和对学问的深刻理解。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治学态度,也传达了他作为父亲对子女成长的关怀与引导。
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写给儿子的一首诗,旨在通过自身读书的经历,告诉儿子学习不仅需要书本知识,更需要实践和体会。诗中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鼓励后人注重实际经验,避免空谈理论。
全诗共八句,结构严谨,层层递进,从冬夜读书的环境描写,到对学问的感悟,再到对儿子的教诲,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二、原文与解析对照表
原文 | 解析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表示古人做学问非常努力,年轻时下功夫,到年老才能有所成就。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强调书本知识终究不够深入,真正了解一件事必须亲自实践。 |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指以前徒劳地用力,如今才体会到掌握方法后的从容不迫。 |
陆游借此诗告诫儿子:读书不仅要勤勉,更要注重实践与体悟。 | 整体表达陆游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
三、作者背景与创作意图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但仕途坎坷,晚年退居家乡,以诗文自遣。《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他晚年所作,借读书之景,寄托对儿子的教诲与期许。
这首诗不仅是对儿子的劝勉,也是陆游自己治学态度的体现。他主张“知行合一”,反对空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等。
四、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知识获取变得极为便捷,但真正的理解和应用却往往被忽视。《冬夜读书示子聿》提醒我们,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更应注重实践与反思。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中,都应做到“知行合一”。
五、结语
《冬夜读书示子聿》虽为一首简单的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陆游对儿子的寄语,更是对后世学者的启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铭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脚踏实地,追求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