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高百尺】“危楼高百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中寺庙高楼的高耸入云,仿佛伸手便可摘下天上的星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令人惊叹的意境。
这首诗虽短,却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豪放风格。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宇宙、天地的无限遐想。
“危楼高百尺”是一句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象征着人类对高度与极限的追求。在文学中,这句话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高大、宏伟或境界的高远。它不仅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后世文人表达壮志豪情的重要意象。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出处 | 唐代李白《夜宿山寺》 |
| 原文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 诗句含义 | 描绘高耸入云的楼阁,表现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与想象 |
| 艺术特色 | 夸张手法、浪漫主义、简洁凝练的语言 |
| 文学价值 | 典型的唐代诗歌代表作,展现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与超凡脱俗的意境 |
| 后世影响 | 常被引用作为形容高大建筑或志向远大的象征 |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也能体会到他们那种超越现实、向往理想的独特情怀。在今天,“危楼高百尺”依然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是中华诗词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