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是我国刑法中对腐败行为的一种刑事处罚规定,旨在维护国家机关的廉洁性和公共权力的公正性。
一、受贿罪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二、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 要件 | 内容说明 |
| 犯罪主体 | 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 |
| 主观方面 | 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财物,仍予以接受或索取。 |
| 客体 | 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
| 客观方面 | 行为人实施了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其谋取利益的行为。 |
三、受贿罪的类型
| 类型 | 说明 |
| 索贿 | 国家工作人员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 |
| 受贿 | 国家工作人员被动地接受他人送予的财物。 |
| 间接受贿 | 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通过第三人收受财物。 |
| 情节加重 | 如受贿数额巨大、多次受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情形。 |
四、受贿罪的量刑标准(依据《刑法》)
| 情节 | 量刑 |
| 一般情况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 数额较大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 数额巨大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 数额特别巨大 | 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五、相关法律规定
- 《刑法》第385条:规定了受贿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 《刑法》第386条:明确了受贿罪的量刑标准。
- 《刑法》第383条:对受贿罪的“数额”与“情节”进行了具体界定。
六、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
1. 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受贿罪。
2. 是否利用职务便利:若未利用职务之便,则不构成受贿罪。
3. 是否收受财物:若没有实际收受财物,仅存在意图,通常不构成犯罪。
4. 是否为合法收入:如因工作关系获得的合理报酬,不属于受贿。
七、典型案例分析(简略)
- 案例1:某市官员在工程招标中收受承包商贿赂,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 案例2:一名基层干部因接受服务对象赠送的礼品,被认定为受贿,受到党纪处分。
八、结语
受贿罪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对国家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严重破坏。打击受贿行为,是维护法治社会的重要举措。广大公职人员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