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里面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的有是什么意思】一、
《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性散文,主要描述了一件雕刻精美的核舟。其中有一句:“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这句话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尤其是“有”字的含义。
“有”在古汉语中常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存在”或“具有”。但在“八分有奇”这一结构中,“有”并非单独表示“存在”,而是与“奇”连用,构成一个固定表达。“奇”在这里指的是“余数”或“余数部分”,即“一分多一点”。
因此,“八分有奇”可以理解为“八分多一点”,也就是“八分又一点”,用来形容核舟的长度不是整数,而是略长于八分。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的作用 |
舟首尾 | 船头到船尾的长度 | 主语,指代核舟的总长度 |
约 | 大概、大约 | 表示估计,不精确 |
八分 | 一种古代长度单位(一寸为十分) | 具体数值,表示长度 |
有 | 存在、具有 | 与“奇”连用,表示“有余数” |
奇 | 零数、余数 | 指超出八分的部分 |
三、进一步解释
“八分有奇”是古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用于描述事物的长度、数量等不是整数的情况。例如:
- “一尺有余”:一尺多一点
- “三日有半”:三天多半天
这种表达方式既准确又符合古文的语言习惯,也体现了古人对细节的讲究和对精确度的要求。
四、结语
在《核舟记》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的“有”字,并非单独表示“存在”,而是与“奇”一起构成“有奇”这一固定搭配,表示“有余数”。这种表达方式在古文中较为常见,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描写意图。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