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一句

2025-09-29 00:46:54

问题描述:

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一句,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00:46:54

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一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之一。其上一句为:“苟利国家生死以”。整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面临祸患或福报,也应当勇往直前,不逃避、不退缩。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林则徐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因禁烟运动被贬谪新疆。他在离京赴任时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仍心系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定信念。

- “苟利国家生死以”:如果对国家有利,我愿意献出生命。

- “岂因祸福避趋之”:哪里会因为祸患或福报而选择逃避或趋附?

这两句诗展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安危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

二、诗句结构与语义分析

词语 含义 作用
苟利 只要有利于 条件状语,引出前提
国家 国家、民族 主语,核心对象
生死以 以生死相许 表达决心与奉献
难道 表示反问语气
因为 表示原因
祸福 祸患与福报 对立的两种情况
避趋之 回避或趋附 动作行为

三、诗句意义与现实启示

1. 爱国精神的体现

林则徐的诗句强调了为国效力应超越个人得失,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 责任与担当

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应因个人利益而退缩,应勇于承担责任。

3. 价值观的传承

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在社会发展中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相关名言对比(扩展阅读)

名言 出处 作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 陆游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古人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与林则徐的“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结语

“岂因祸福避趋之”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精神的写照,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精神的体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面对国家和社会需要时,能够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勇担责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