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擒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擒”字常用于描述捕捉、控制等动作,尤其是在军事、战斗或策略类的语境中。一些带有“擒”字的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常常被用来形容智谋、勇猛或战术上的成功。下面是对这些成语的总结和归纳。
一、总结
“擒”字在成语中多表示“捉拿、制服”的意思,常与“敌”、“贼”、“人”等词搭配使用,表达出一种胜利、控制或成功捕获的意味。常见的有“擒贼先擒王”、“生擒活捉”、“擒龙伏虎”等。这些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在文学、历史、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二、带“擒”字的成语一览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示例 |
擒贼先擒王 | 捕捉敌人时,要先抓住首领 | 常用于比喻处理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
生擒活捉 | 把敌人活捉,不让他逃脱 | 多用于战争或抓捕行动中 |
擒龙伏虎 | 比喻战胜强大的对手 | 形容能力非凡,能制服难缠的人或事 |
擒纵自如 | 捕捉与释放都掌握得非常好 | 多用于形容掌控局势的能力 |
擒奸擿伏 | 捉拿奸人,揭发隐情 | 多用于官场或正义行为中 |
擒风捉影 | 比喻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事实 | 带有贬义,指诬陷或冤枉他人 |
擒虎易,放虎难 | 捉住老虎容易,但放走后难以再捉 | 比喻做事要谨慎,不要轻易放过敌人 |
擒王夺寨 | 捕捉敌方首领,攻占敌方营寨 | 多用于古代战争或小说中的情节描写 |
三、结语
“擒”字在成语中虽不多见,但每一个都含义深刻,体现了古人对力量、智慧和策略的重视。无论是“擒贼先擒王”的战略思维,还是“擒龙伏虎”的豪迈气概,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