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层林尽染出自哪里

2025-08-30 06:57:07

问题描述:

层林尽染出自哪里,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0 06:57:07

层林尽染出自哪里】“层林尽染”是一个常用于描绘秋日山林景色的成语,形容山上的层层树林在秋风中被染成红色、黄色等色彩,呈现出一片绚丽的景象。这个词语不仅富有诗意,也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诗歌中,用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那么,“层林尽染”究竟出自哪里?下面将从出处、含义、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层林尽染”最早出现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原句为:“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层林尽染”,但该词常被误认为出自此诗,实际其更早的出处可追溯至古代诗词中的类似描写。现代语境中,“层林尽染”多用于描述秋季山林的美丽景色,尤其在描写自然风光时频繁使用。

“层林尽染”的字面意思是“层层的树林都被染成了颜色”,引申为秋天山林五彩斑斓的景象。它不仅具有画面感,还蕴含着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美的感悟。

在文学创作、旅游宣传、摄影配文等领域,“层林尽染”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词汇,能够生动地传达出秋季山林的壮丽与静谧。

二、表格:层林尽染出处及解析

项目 内容
词语 层林尽染
常见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注:原诗未直接出现)
实际来源 古代诗词中对秋景的描写,如杜牧、王维等人的作品中均有类似意境
含义 形容山林在秋日里被染成红、黄等色彩,呈现出绚丽的景象
使用场景 文学描写、旅游宣传、摄影作品、散文写作等
文化意义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常见搭配 “层林尽染,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秋意浓浓”

三、结语

“层林尽染”虽常被误认为出自毛泽东的诗词,但实际上其精神内涵和审美意境源自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秋景的描写。随着现代语言的发展,这一词语已成为描述秋日山林美景的常用表达,广泛应用于各类文学与艺术创作中。

无论是阅读古诗,还是欣赏秋日风景,“层林尽染”都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共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