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艳歌》是一首古代乐府诗,最早见于《乐府诗集》,其内容多描写男女情爱、哀怨缠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虽无明确作者,但因其意境深远,流传广泛,成为后世文人吟咏的佳作。
全诗如下:
《古艳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首诗以“孔雀东南飞”起兴,借孔雀的徘徊引出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她自幼聪慧,才艺出众,却在婚姻中遭遇不幸。丈夫身为府吏,虽守节不渝,但她却因无法适应家庭生活而感到痛苦。最终,她选择主动提出离婚,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此诗不仅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也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情感与自由的深刻思考。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尽管《古艳歌》的具体创作背景已不可考,但它所传达的情感与主题却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读者共鸣。它不仅是古代乐府诗中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优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