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主人公是谁孙权刘秀吕蒙】“手不释卷”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读书不断,即使在闲暇时也离不开书本。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吕蒙,他是东汉末年东吴的重要将领,原本以武将身份著称,后来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勤奋学习,最终成为有文韬武略的名将。
虽然“手不释卷”一词直接与吕蒙相关,但有时人们也会将此成语与孙权、刘秀等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因为他们也有勤学苦读的故事。下面是对这三个人物与“手不释卷”关系的总结:
“手不释卷”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讲述的是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努力学习,不再只是靠武力打仗,而是通过阅读典籍来提升自己。这一转变让吕蒙从一个“吴下阿蒙”成长为一位有学识的将领,因此“手不释卷”的主人公应为吕蒙。
虽然孙权作为东吴的君主,对吕蒙的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他本人并非成语中的主人公;而刘秀则是东汉开国皇帝,虽也有勤于政务、重视学习的记载,但与“手不释卷”并无直接关联。
表格对比
| 人物 | 成语“手不释卷”关系 | 是否为主人公 | 说明 |
| 吕蒙 | 直接相关 | ✅ 是 | 成语“手不释卷”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描述其勤奋读书 |
| 孙权 | 间接相关 | ❌ 否 | 鼓励吕蒙学习,但非成语主人公 |
| 刘秀 | 无直接关联 | ❌ 否 | 东汉开国皇帝,虽勤政爱学,但与“手不释卷”无关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而孙权和刘秀虽然都是历史上勤学的代表人物,但并不属于该成语的核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