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鹦鹉洲原文】一、
“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原诗为: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中“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描绘了江边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的景象,与“晴川历历汉阳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清丽的画面。
该句不仅具有浓厚的自然意境,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人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在文学史上,“芳草萋萋鹦鹉洲”成为描写江南水乡、寄托情感的经典意象之一。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原文 | 释义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鹦鹉洲上草木繁茂,一片青翠。 |
芳草 | 指生长茂盛的草地或野草。 |
萋萋 | 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鹦鹉洲 | 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中,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 |
三、赏析要点
- 意境优美:通过“芳草萋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 借景抒情: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 文化内涵:鹦鹉洲不仅是地理名称,更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增强了诗句的历史厚重感。
四、结语
“芳草萋萋鹦鹉洲”虽仅为一句诗,却蕴含丰富的意象与情感,是《黄鹤楼》一诗中的经典之笔。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