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成语】“下里巴人”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通俗、大众化的文化或艺术形式。它最早出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原文为:“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故《阳春》《白雪》,曲高而和寡;下里巴人,国中之鄙。”这里的“下里巴人”原指民间的通俗歌曲,后来引申为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的文学或艺术作品。
在现代语境中,“下里巴人”一词常与“阳春白雪”相对,用来区分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虽然“下里巴人”带有一定贬义色彩,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多地被用来表达对大众文化的认可与尊重。
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下里巴人 |
出处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原意 | 指民间通俗的歌曲或文化 |
引申义 | 通俗、大众化的文化或艺术 |
对应成语 | 阳春白雪 |
现代用法 | 表达对通俗文化的认可 |
语义色彩 | 中性偏通俗,有时带贬义 |
使用示例
- 在文艺评论中,有人认为“下里巴人”虽不如“阳春白雪”高雅,但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大众共鸣。
- 这部电影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它的内容贴近生活,属于典型的“下里巴人”风格。
小结
“下里巴人”作为成语,不仅承载了古代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也在当代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提醒我们,文化不应只服务于少数精英,也应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喜好。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平衡“高雅”与“通俗”,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